“层层提速”本质上是为了加速完成工作任务,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或者重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,适当提速是必要之举。但工作提速不等于“层层提速”,在从上到下层层减负的背后,个别单位和干部在工作落实中随意搞“提速”、压“时限”,看起来是落实工作部署,实则是增加基层负担,体现的是一种“伪效率”,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警惕。
要破除“政绩速成”迷思。减负难,难在久久为功,不能毕其功于一役。个别党员、干部为了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所谓的“政绩”,把“速度”“表面成果”当成快速晋升的捷径,一味让基层提速又“提质”,忽视了实际工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。干事创业既要“显绩”也要“潜绩”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、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,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,尊重客观规律。在分解任务时,多考量基层实际,多了解基层的现实困难,为基层留出空间余地。要减少不切实际的“自我加压”,不走“速成通道”,不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。处理好快与慢、“潜绩”与“显绩”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等一系列关系,绵绵用力、久久为功,让“解决多少急难愁盼”取代“报送多少精美台账”,把“层层提速”变为“层层担责”“层层负责”。
要斩断“压力空转”链条。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不能被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束缚手脚。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自加压力,适度打一点“提前量”,确实是工作积极主动的表现,值得肯定。但如果思想上目的不纯,行动上脱离实际,用力上过重过猛,“压力层层传导”异化为“压力层层加码”,会让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感觉“压力山大”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、干部在推进工作落实中,要深入调研基层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,充分考虑基层的工作能力、资源调配等因素,让党员、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。要健全对上反馈工作闭环,设置合理的缓冲期,为政策执行留有必要的准备时间,对因层层加码确实完不成的任务,畅通追责问责机制,对“推责”“甩锅”等行为严肃处理,坚决制止“变相提速”现象。
展开剩余26%要锻造“破题解难”本领。干事创业要坚持说实话、用实劲、出实招,不搞半点虚假和浮夸。想要跑得快,得有跑得快的能力。给基层工作加压的同时,更要提高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本领。要尽可能地将基层干部从各类“文山会海”和没必要的无用功当中解脱出来,腾出更多时间充电赋能,提升其处理事务的本领与应对速度。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,优化考核方式,绩效考核体系设置因地制宜、科学合理、注重实效,既不搞层层加码、无限拔高的做法,也要打消基层标准不高、敷衍应付的思想,工作速度、工作效能自然也会随之提升。(作者:云南宜良县委组织部 李静)
来源:《组织人事报》2025年6月5日七版
发布于:北京市